歷史學博士,現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協第十一屆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山東省委委員。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職。
在中國士大夫階層的觀念中,“君子之守”與“橫渠四句”就像兩座精神豐碑,矗立在中國傳統的價值坐標系之中。前者源自儒家“修齊治平”的倫理體系,后者凝練于北宋張載的哲學思考,二者跨越千年卻構成精神傳承的嚴密鏈條。 [詳細]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于今年7月9日—10日在山東曲阜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日前,《經濟觀察報》專訪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院長楊朝明。 [詳細]
《似是故人來》第三季第5期,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對話著名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長張立文,孔子研究院原院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楊朝明,一起穿越千年時光,走近既古老又現代的儒學,領略其超越時空的智慧與魅力。 [詳細]
在歷史長河中,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蘊含著跨越時空的智慧。其中,“君子文化”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體現,承載著對道德修養和理想社會的追求,而“忠恕之道”正是“君子文化”的核心,它不僅指引著個人修身,更在處理國家間關系時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詳細]
“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所倡導的君子人格,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畢生的追求。而在塑造君子人格的漫漫長路中,讓生命深深扎根是關鍵所在。《論語》是生命面向生活的學問,作為儒家經典,其中蘊含無盡的智慧,為我們指明了人生方向——成為君子,...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為中國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詳細]
楊朝明: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共建網絡文明。 [詳細]
《洙泗文獻征信》是一本關于早期儒家文獻與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由楊朝明編著,旨在通過征信的方式對洙泗地區的文獻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關于“洙泗”的概念,洙泗指的是孔子在洙水和泗水之間講學的地方,后世以洙泗代稱孔子及其儒家教育。因此,《洙泗文獻征信》這本書可以看... [詳細]
2024年4月,為進一步增強與讀者的交流,《走進孔子》期刊組織“名家解惑:你提問我回答”活動,并通過期刊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面向海內外讀者征集研讀儒家經典時遇到的問題與存在的疑惑。活動吸引了廣大讀者參與,并提出許多問題。編輯部邀請專家學者就典型問題予以解答,并在... [詳細]
2019年12月,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從新石器時代延續至當代,涵蓋多件(套)文物,呈現著孔子儒學的形成與影響。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