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倫多?,F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東西方哲學》主編、《國際中國書評》主編。曾任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劍橋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余東旋杰出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第五屆湯用彤學術講座教授和第四屆蔡元培學術講座教授。
5月29日,春秋講壇·孔子學術講座第八講在孔子研究院舉行,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山東省儒學大家安樂哲(Roger T. Ames)主講《心不離家:儒家哲學之扎根與延展》(《Making Yourself at Home: The Familial Roots and Branche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詳細]
對于一個在中國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讀者,現在你能知道你的內心靈魂刻著《論語》的烙印嗎?作為一個外國讀者,當你見到中國人,能知道《論語》對他內心的影響嗎?其實無論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只要讀《論語》,好好琢磨、思索,就不難發現:今天中國人的內心、行為都沒有離開... [詳細]
自18歲遠跨重洋赴中國香港做交換生開始,安樂哲先生的人生軌跡就此轉變。一次為詩歌創作積累人生經驗的東方之旅,意外地開啟了他研習、翻譯、傳播中國哲學的道路。受勞思光、唐君毅等學者的影響,安樂哲對中國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段早年的求學經歷,不僅塑造了他的學術旨... [詳細]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和與家庭是分不開的 [詳細]
4月19日,世界著名中西比較哲學家、國際著名漢學家、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外籍首席專家安樂哲先生《先秦儒家哲學文獻譯解》新書發布會在北外舉行。此次活動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商務印書館共同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 [詳細]
長期以來,西方世界對中國哲學存在諸多誤解,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不少西方漢學家和哲學家的注意,他們致力于糾正這樣的不對等,在哲學層面更好地理解闡釋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美國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詳細]
如要看到儒家“角色倫理”與較之更為“形式的”、還原論(簡化主義)原則(或曰“基于(西方)德行”的理論)之間有很大差別,還有一種方法,是要對整體觀的儒家道德做出解釋,說明它對人經驗的特別性、“非形式”“域境化”方面,為什么遠遠不是忽視、邊緣化,而在事實上是作... [詳細]
——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旨演講
《論語》中間部分的一些篇章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與孔子生活相關聯的真實畫面,它們與孔子的飲食、行坐、衣著有關,也與孔子在不同的場合如何與人相處有關。 [詳細]
《論語·子罕》篇中“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章深刻揭示了孔子的自我認識和價值觀?!八奈恪弊鳛橐粋€整體,其積極含義在于:對孔子而言,過一種道德的生活,不僅僅指遵守某種道德教義、依從某些既定規則。由此可以推論孔子有他自己所期許的一套總體的、自覺性高且... [詳細]
游走三大洲,跨越中西間,如果選一個詞概括美籍漢學大師、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的學術求索,那無疑是——儒學。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