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時代·荀子 | 始終不被人厭棄的方法是什么
2025-11-15 12:41:51 來源:博覽新聞 作者:王杰
這個話題選自《荀子》第7篇《仲尼》篇。
“持寵處位終身不厭之術:主尊貴之,則恭敬而僔;主信愛之,則謹慎而嗛;主專任之,則拘守而詳;主安近之,則慎比而不邪;主疏遠之,則全一而不倍;主損絀之,則恐懼而不怨。”這段話,不僅闡述的是事君之道,更是告訴了我們修身處世及始終不被厭棄的方法。
保持尊寵,守住高位,終身不被厭棄的方法是:如果上位者尊敬你重視你,你就要做到恭敬而謙遜;如果上位者信任你愛護你,你就要做到謹慎而謙虛;如果上位者誠心誠意地重用你,你就要做到恪盡職守,遵循規矩;如果上位者滿心喜歡你親近你,你就要做到小心順從而不能欺上瞞下;如果上位者疏遠你,你仍然要做到一心一意,忠心不二;如果上位者罷免你,你要做到心存畏懼但不生怨恨。荀子所說的上位者,我們可以理解為長輩、老師、領導等地位和聲望高于我們的人。通過荀子的論述,我們應該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立身處世的智慧,掌握終身避免被人厭棄的方式方法。
人生,總是要經歷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咸,有順境也會有逆境,有高光時刻,也要面對人生低谷。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應該以什么樣的姿態和表現才能不被人厭棄呢?荀子告訴我們,寵辱皆不驚,方顯大家風范。有時候,我們被長輩、老師、領導看好、喜歡,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而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態度,不論寵辱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讓人生厭,而且會更加長久。如果因為得到尊寵就洋洋得意,內心滋生傲慢之氣,自命不凡、目中無人,終會讓人心生反感,排斥厭惡,甚至眾叛親離,最終會葬送自己。因為得意之時就是失意之始,要懂得居安思危,方能行穩致遠。
即使我們地位顯貴,仍需要恪守規矩,有所為有所不為。荀子認為,當我們有了顯貴的地位,位高權重之時,不要因此沖昏了頭腦,從而放縱自己,狂妄自大。大權在握之時,也不要獨斷專行、剛愎自用。因為隨著地位的提高,外界的誘惑和影響會越來越多,對我們做人的考驗就越大。如果大權獨攬、剛愎自用,這時候流言蜚語就會盛行不止,必然會引起下屬的不滿和抱怨。當追隨你的人與你離心離德時,所謂的高位也便如同虛設了。所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格外謹慎,不論是老百姓還是位高權重者,要讓別人喜歡你、擁護你、支持你,而不是討厭你、打壓你、排斥你。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將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小心謹慎才能駛得萬年船,受人歡迎就是對一個人品格與能力的最好證明。
荀子還討論了在修身處世方面不被人厭棄的具體做法。他說,當有好事來到時,需要平和地接受并坦然面對;當壞事來臨時,要保持內心安定,思維清晰地妥善處理;當有一定財富時,就廣結善緣,多多布施;當貧窮時,則要勤儉節約,節省費用。也就是說,不論何種境遇、何種環境,我們都應當從容面對,坦然處之。
這是荀子告誡我們的終身不被厭棄的具體做法,也是我們立身處世的長久之道。因此,無論是得到長輩、老師、領導等賞識或地位顯達,或面對不同的人生際遇,我們該如何去做,荀子都給出了具體的方式方法,我們要按照荀子所說的去做,致力成為始終不被人厭棄且深受他人歡迎的人。
【編輯:張曉芮】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