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會公報中讀出“五個心”
2025-10-24 10:44:59 作者:之江軒
10月23日下午,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甫一公布,就在網絡上下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藍圖。許多網友逐字逐句認真閱讀公報,劃出重點,品味深意。
現在,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還剩下10年時間。因此,“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有人說,未來五年的機遇就藏在規劃里。有人說,五年規劃是一種“中國式長期主義”。還有人說,五年規劃是一份寫給奮斗者的行動指南。
從全會公報中,我們讀出了“五個心”——信心、決心、恒心、初心、同心。
一、信心
“十五五”,對于中國來說,是怎樣的五年?公報用“承前啟后”四個字來形容。需要看到,“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公報里指出:“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信心成為最珍貴的資源。
信心源自于“十四五”時期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十四五”前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為世界經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確定性與前進動能”。公報還特別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制度、市場、產業體系、人才資源等優勢更加彰顯。“堅實的家底”讓我們未來五年“怎么干”有了定力,有了底氣。
科學的戰略規劃和穩定的未來預期,也為我們增添了更多信心。當今世界,最大的確定性恰恰是不確定性已成常態。公報所明確的七大主要目標與十二項重點舉措,正是一張具有確定性的藍圖。這樣的戰略定力與路徑安排,讓每個人都能感到踏實,對明天充滿期待。
從大方向上看,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目標變了,但與過往相比,也有許多一脈相承之處。正是這份穩中求變、穩中應變的智慧,讓中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亂云飛渡仍從容”,牢牢掌握著發展主動權。

溫州蒼南縣天信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產線有序運行,AGV智能小車來回穿梭運輸物料圖源:潮新聞客戶端
二、決心
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沒有決心。決心比認識更重要,擔當比方法更關鍵。
全會指出,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會議強調,堅決把黨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實到位、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從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們擁有實現既定目標、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決心,信念不可撼動,意志不會動搖。
有人說,決心要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決心和行動是相互聯系的,不下定決心,就不可能排除萬難、走向勝利。70多年來,從戰火紛飛后的斷壁殘垣、一窮二白,到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在這漫長的跋涉中,如果我們沒有抱持無比堅定的決心,志不變、道不改,就絕對無法寫就這段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這就好比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更需要闖關奪隘的勇毅與寸步不退的執著。面對困難與挑戰,我們要有戰勝它的決心。面對目標與理想,我們要有實現它的決心。懷揣這份決心,才能勇往直前,“不破樓蘭終不還”。

7月1日,合肥的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體驗館內“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圖源:新華社
三、恒心
五年,能承載怎樣的重量?對于許多西方國家而言,五年或許只是一屆政府的執政周期,足以讓新執政者推翻前任的施政方略。但對中國這樣一個矢志不渝邁向現代化的國家來說,每一個五年都是歷史長河中的關鍵坐標。
全會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斗。事實上,從1953年“一五”啟航,到即將開啟的“十五五”新篇,五年規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背后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恒心。正是靠著這份貫穿七十余年的恒心,一個曾經積貧積弱的國家,才得以在接續奮斗中逐步成長為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國。
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從那時起,每一個五年規劃的制定與實施,都始終圍繞這一核心目標接續推進,從未因時勢變化而動搖,從未因任務艱巨而退縮。即將到來的“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這是一場“接力跑”,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繼續把事業推向前進。
未來五年,我們將怎樣建設中國?全會繪制了一幅宏偉藍圖,既聚焦科技創新突破、產業轉型升級,也關切民生改善、生態保護。許多任務都是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的,絕非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唯有每一步都踩實腳印,每一個領域都持續深耕,頂住風浪、攥緊目標,才能把藍圖變為現實。

上圖為2008年7月拍攝的干涸的新疆臺特瑪湖;下圖為2025年7月拍攝的新疆臺特瑪湖圖源:新華社
四、初心
細覽公報,有四個字躍然紙上——不忘初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字里行間都讓我們深刻感悟到初心的千鈞重量。初心不僅是本次全會的內在邏輯,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的精神底色和力量源泉。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誓言讓近億農村貧困人口拔掉窮根、走向小康;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藍圖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人民群眾;在科技強國的征程上,從神州問天到蛟龍探海,從C919翱翔藍天到奮斗者號深潛萬米,大國重器的背后是為民族爭氣的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當前,我們從事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前行路上必然有各種艱難險阻,越是如此,越要從初心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此次全會將堅持“人民至上”作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針對就業、收入、教育、社會保障等事關民生的工作都作出部署。全會公報昭示出,唯有將初心使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不斷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才能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交出高分答卷。

在嘉興市南湖區政務服務中心,群眾在“政小云”政務服務咨詢統一線上平臺上咨詢辦理事項圖源:新華社
五、同心
五年規劃傳遞出來的不只是國家的戰略意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是引導全社會共同行動的“航海圖”。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凝結著全社會的共同期許,也需要全社會上下齊心、團結奮斗方能圓滿實現。正如全會所強調的,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五五”規劃而奮斗。
五年規劃的編制不僅是一個技術過程,更是求取人民群眾“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的政治過程。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311.3萬條。這樣的制度安排為我們達成“五年目標”凝聚起最廣泛的共識,也為我們實現“五年目標”奠定了強大的民意基礎。
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條原則,首要一條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凝聚14多億人的力量,才能將“因地制宜”煥發出的基層活力,與“全國大局”設定的宏偉藍圖結合起來,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生動局面。
我們相信,當新的五年征程即將開啟,這份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心的“長期主義”,一定會在歲月長河中續寫更多奇跡。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