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生,浙江省溫州市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兼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基金理事會理事兼學術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文化,開創性提出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建構了傳統學、新人學、和合學的文化哲學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 [詳細]
“和合”,簡言之,即和平、合作。這個概念,最早見于《國語·鄭語》:“商契能合和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三國時韋昭注:“保,養也。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陰陽合而萬物生。”商契能夠了解民情,因倫施教,使百姓消除矛盾,和諧生活,皆得保養,陰... [詳細]
張立文先生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他率先構建了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傳統學、新人學理論體系。 [詳細]
四秩春秋傳薪火,初心如磐譜新篇。中國孔子基金會于1984年9月在曲阜成立,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基金會之一。值中國孔子基金會成立40年之際,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對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張立文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與中國孔子基金會交往中的所見、所聞... [詳細]
《似是故人來》第三季第5期,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對話著名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長張立文,孔子研究院原院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楊朝明,一起穿越千年時光,走近既古老又現代的儒學,領略其超越時空的智慧與魅力。 [詳細]
創新是指繼承往圣和諸子基礎上,度越往圣和諸子,既不是照著講,也不是接著講。 [詳細]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艱苦奮斗,越需要開拓創新。 [詳細]
問學七十年來,我抱著“人不學,不知道”的思想,梳理我的學術生命與生命學術的歷程和體認,大體上歸為學、勤、博、疑、思、真、創、行八個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