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生,湖北武昌人,哲學博士,武大哲學學院教授、博導、院長,湖北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國際中國哲學會主席(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詳細]
四書五經是我國最重要的經典。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主要匯集于或者說來自四書五經。學好四書是走進五經的門徑、階梯。 [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就中國哲學而言,要實現理論的獨立自主、精神的獨立自主,首先要確立其自主... [詳細]
新近,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國著名文化史家馮天瑜先生的大著《中華文明五千年》。本書文約義豐,深入淺出,史論結合,圖文并茂,全面地再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 [詳細]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是光,是火,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 [詳細]
關于先秦儒家的公私觀,有人認為儒家提倡“大公無私”,一味“以公滅私”;有人又斷定孔孟儒家支持“貪贓枉法”,是“典型的腐敗”;有人認為儒家泯滅了“私”;有人又認為儒家不要“公”;有人認為儒家“私德”有余而“公德”不足,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人缺乏公德;有人則持相反看... [詳細]
中國哲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對它進行反思的時候了。 [詳細]
對于宇宙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豐富表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宇宙觀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理念,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對整個宇宙以及人與宇宙萬物關系的根本看法。講清楚天人合一的內涵和意義,有助于人們深刻... [詳細]
4月14日,在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建所5周年之際,武漢大學哲學院教授郭齊勇應邀做了“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百年回顧與當代發展”主題演講,從縱向梳理了100年間發展史,重點講述了當代的50年間,中國哲學史在面上和點上的發展和突破,并做了簡單評議。講堂依據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劉依... [詳細]
美籍華裔學者傅偉勛,他曾是美國天普大學的教授,后來又在臺灣南華大學當教授,他也是我的老師蕭萐父先生很好的朋友。傅先生已經故去了,他寫過一本很暢銷的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是在他患上癌癥,化療之后寫的。該書從臨終精神醫學講到現代的生死學,是一本關于生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