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要聞
馬蕭林委員:文物活化傳承探出新路
2024-03-05 10:10:0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勝昔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委員:
過去一年,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亮點紛呈、實效顯著。比如,中華文明起源的脈絡逐漸清晰,對“何以中國”的認識更加深化,重大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不斷實證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博物館功能不斷豐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文物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大膽創新,以“讓文物活起來”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融展覽展示、研學教育、數字化傳播、舞臺演藝、文創開發于一體的文物活化傳承新路子。一年來,我們圍繞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構建中華文明根與魂敘事體系,舉辦各類展覽41個,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也取得實質性成果。全年開發文創產品243款,入選“第二屆全國文博百強文創產品單位”。
新的一年,河南博物院將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為著力點,不斷創新展示利用方式,讓文物更加“鮮活可觸”,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好融入生活、服務人民。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化要聞
- 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必然邏輯
-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的典范
- 淄博琉璃“進京趕考”火出圈,給我們三重啟示
- 文獻中的“舉案齊眉”
-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中國書院博物館:千年學府的不絕弦歌
- 以深化改革激發文化繁榮興盛動力活力
熱門排行
- 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必然邏輯
-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的典范
- Sixth excavation of Bairen Town site continues in N China's Hebei
- China lauded for bolstering cultural links
- China, Fiji hold concert to mark 50 years of Sino-Fijian relations
- Chinese culture learning program launched in Sierra Le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