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 | 9月28日,2025全球“云祭孔”網絡直播正式啟幕
推薦
2025-09-26 12:23:07

泱泱華夏,千年儒風。大哉孔子,萬世之師。
值此孔子誕辰2576周年之際,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典——2025全球“云祭孔”活動,即將震撼開啟!
全球“云祭孔”活動,作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九屆,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孔子網、濟寧市文化傳承發(fā)展中心、韓國孔子文化中心承辦,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協辦。作為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全球“云祭孔”活動將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帶領全球觀眾領略儒家文化的深厚魅力。
本次活動以“仁禮天下 和合大同”為主題,以“四海同祭、儒潤邊疆、儒韻新章、儒風遠播、儒典流芳”為脈絡,聯合海內外60余家孔廟、文廟、儒學機構、孔子學堂,與全球受眾共賞中華禮樂文化魅力,探尋儒家智慧的當代價值。
四海同祭:領略多元祭孔風采
曲阜,孔子的故鄉(xiāng)。衢州,素有“南孔圣地”之稱。直播活動全面展示曲阜、衢州兩地祭孔活動,盡顯“泗淛同源”,共續(xù)儒家文化薪火。

2024年各地祭孔活動現場
此外,活動還將對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孔廟、文廟、書院進行直播速覽。從長春文廟到建水文廟,從滄州文廟到南京夫子廟,各地祭孔活動的特色亮點將一一呈現。在這里,你能看到儒家文化在中華大地的多元風貌,感受其在不同地區(qū)的傳承與發(fā)展。
專家學者還將圍繞“儒家文化的當代價值”“儒家思想如何塑造現代社會核心價值觀”等話題展開探討,將引發(fā)大眾對儒家文化在當今時代意義的深入思考。
儒潤邊疆:見證儒學與邊疆文化共生
儒學如何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孕育出獨特的家國情懷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云南建水文廟、廣西南寧文廟、海南崖城學宮等邊疆地區(qū)的祭孔活動將在本篇章重點呈現。這些邊疆文廟、文化機構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見證了儒學在邊疆地區(qū)的傳播與發(fā)展。
一部以“儒學與邊疆多民族文化共生”為視角的專題片,將充分闡釋儒學對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撐。嘉賓們還將圍繞“儒學邊疆實踐與民族團結”“文化共生視域下的儒家智慧”等議題展開探討,分享儒學在邊疆地區(qū)的實踐經驗,探索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多元價值及創(chuàng)新路徑。
儒韻新章:感受儒家文化的時代活力
傳承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唯有創(chuàng)新才能讓文化更好適應現代社會。本篇章將展示各地學校、社團組織、孔子學堂等開展的新時代祭孔活動,重點呈現青少年群體、社區(qū)文化團體及企業(yè)單位等的現代祭孔儀式、儒家文化體驗活動,讓我們看到儒家文化在百姓日常的生動實踐。
儒風遠播:看儒家文化走向世界
韓國,作為受儒家文化影響深遠的國家,其祭孔活動別具特色。本次活動韓國會場將重點聚焦韓國成均館大學、韓國濟州鄉(xiāng)校等地的祭孔儀式,邀請介紹儒家文化在韓國的歷史傳承、本土化融合以及在當代社會的影響,讓我們領略儒家文化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獨特魅力。
直播活動聯動日本、越南、印尼、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孔廟、文化機構與孔子學堂,展示海外祭孔儀式的多樣形態(tài)。通過視頻集錦等形式,我們將看到儒家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與融合。
“齊魯訪學駐研計劃”學者、海外漢學家也將分享他們對孔子儒學的認識,讓我們了解儒家文化如何在世界舞臺上發(fā)揮作用,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和諧共生。
儒典流芳:共誦《論語》傳承經典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著作,承載著豐富的儒家思想。活動期間,全球各地孔子學堂、人人讀《論語》單位的誦讀場景將通過直播全面展示,營造濃厚的經典誦讀氛圍。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論語》讀寫大會優(yōu)秀選手也將分享誦讀《論語》的收獲及感悟,帶領大家深入理解這部經典的內涵。
國際儒學學者、文化名人將以“云端論壇”形式,解析《論語》中“仁、和、孝”等思想的現代轉化路徑,探討其對全球治理、倫理建設的啟示。他們的解讀將為我們在當代社會中運用儒家智慧提供新的視角。
2500余年歲月流轉,祭孔儀式歷久彌新,但其凝聚文化認同、傳遞人類智慧的內核從未改變。9月28日,讓我們云端相聚,在禮樂聲中感受“斯文在茲”的文化力量,在思想碰撞中探尋“和合大同”的當代密碼。

【編輯:】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