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亮點看2025全球“云祭孔”
2025-09-25 16:54:03

承千年圣學,傳萬世仁風。在孔子誕辰2576周年之際,作為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全球“云祭孔”活動將于9月28日9點盛大啟幕。這場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中國孔子網、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韓國孔子文化中心承辦,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協辦的文化盛典,以“仁禮天下 和合大同”為主題,通過“主演播室+ 海內外直播點”的創新形式,聯動全球多地文廟、書院、儒學機構等,打造一場跨越國界、貫通古今的文明交響。從傳統禮儀的現代表達到全球視角的多元呈現,從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到長效化的傳播推廣,2025全球“云祭孔”將以五大亮點,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寫下又一生動注腳。
亮點一:海內外聯動,推動禮樂文化多元化、時代化表達
禮樂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獨特文化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025全球“云祭孔”活動作為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多元呈現中華禮樂文化的重要平臺,將深入挖掘傳統禮樂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推動禮樂文化的多元化、時代化表達,在禮樂文化呈現與地域覆蓋上實現雙重突破。
活動將呈現各地不同的祭孔表達方式。曲阜孔廟突出樂舞告祭、敬獻花籃、恭讀祭文等大典儀式;衢州孔廟祭孔活動突出“新時代祭孔”“百姓祭孔”;浙江櫸溪村孔氏家廟祭孔則融古禮與鄉土特色于一體;滄州文廟將有完整的傳統釋奠禮展演;吉林文廟、建水文廟的祭孔活動兼有地方特色、民族風情。我們通過活動現場的展演和演播室專家講解,為社會大眾提供了解、認識、學習傳統禮樂文化的窗口,實現禮樂文化精神的延續與弘揚。
活動構建“國內+海外聯動”的全球祭孔網絡。國內方面,長春文廟、南京夫子廟、貴陽孔學堂、德陽文廟、武威文廟等40余家文廟、書院同步開展祭孔活動,展現儒家文化在中華大地的多元傳承。海外方面,日本東京孔子廟、韓國成均館、韓國濟州鄉校、印尼孔教總會、俄羅斯齊魯文化促進會、法國齊魯文化促進會、意大利孔子文化促進會等20余個海外站點聯動直播,展現儒家文化與當地文明的深度融合,彰顯“和合共生”文化理念跨越國界的生命力。
亮點二:全社會廣泛參與,凝聚文化傳承“共同體”
2025全球“云祭孔”打破地域、行業、群體的界限,廣泛聯動文廟、孔廟、書院、學校、孔子學堂、儒學機構、華人社團等社會各層面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共傳文脈”的生動局面。
活動在直播國內40余家文廟的祭孔典禮時,將介紹各地文廟的歷史沿革、建筑特色與館藏文物。在教育領域,活動將聯動全國各地書院、學校等組織機構,開展祭拜先師、《論語》誦讀等活動。面向社會大眾,活動發起“《論語》共誦短視頻征集活動”,邀請大家以圖文、短視頻等形式,分享自己與孔子思想、儒家文化的故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海外分中心、海外孔子學堂、孔子文化中心將組織當地華人社團、儒學愛好者參與活動?;顒舆€邀請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論語》讀寫大會的優秀選手分享誦讀心得。
亮點三:破時限長效化傳播,形成宣傳“長尾效應”
不同于過去“一次性舉辦、短期傳播”的模式,2025 全球“云祭孔”在直播結束后,將通過多平臺、多形式的內容運營,持續釋放活動影響力,形成“直播引爆、后續深耕” 的長尾效應。
活動將對海內外各直播點的祭孔錄像進行精細化剪輯,按不同維度分類,在主辦方媒體陣地、合作媒體,開設“全球‘云祭孔’回顧”專題欄目。這些內容將在直播結束后每周定期更新,持續吸引用戶關注。此外,主辦方將依托多年內容資料,建立“全球祭孔資源庫”,與教育機構、公共文化場館合作,把各地祭孔活動的內容轉化為公益教育資源。
亮點四:推出“儒潤邊疆”專題,彰顯儒學聚力民族團結
2025全球“云祭孔”特別推出“儒潤邊疆”專題報道,聚焦海南、廣西、云南、西藏、新疆等地的文廟、文化機構、學校、孔子學堂等,通過直播聯動與深度內容,展現邊疆文廟的歷史底蘊與當代活力,凸顯儒學在促進民族團結、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精神支撐作用。
直播環節中,將重點連線海南崖城學宮、廣西柳州文廟、云南建水文廟等邊疆孔廟祭孔現場。海南三亞崖城學宮始建于宋朝,“遵圣道而振文教”,祭孔大典莊重肅穆,展現儒學在當地的傳承與發揚;廣西柳州文廟的祭孔活動廣泛邀請中小學生著中式服裝參與,突出文化傳承祭孔目的;云南建水文廟的祭孔禮儀在傳統釋奠禮基礎上,融入少數民族舞蹈、樂器元素,體現多民族文化的共生共榮。邊疆各地祭孔活動的直播,將讓受眾直觀感受到儒學在各民族的傳播與交融。直播中還將推出《沿著邊疆看儒學》專題片,以西藏、新疆等地的文廟、學校、文化機構為案例,以“儒學與邊疆多民族文化共生”為視角,闡釋儒學如何與少數民族文化交融,孕育出獨特的家國情懷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亮點五:開放線上祭孔平臺,打造“不落幕”的文化空間
為讓更多人能夠突破時間、地域限制,隨時隨地參與祭孔活動,2025全球“云祭孔”還將開通線上祭孔平臺,將其打造為“永不落幕”的儒家文化傳播空間,實現“直播有終點,參與無止境”。
線上祭孔平臺以“數字化傳承、全球化共鳴”為核心,通過祭拜孔子、祭孔直播、祭孔盛況、祭孔專題、儒學問答、中華文廟、《論語》共誦七大欄目構建儒家文化數字生態,實現“線上儀式可感、文化內涵可悟、全球參與可行”目標。核心交互板塊“祭拜孔子”,將傳統儀式轉化為沉浸式虛擬體驗;“祭孔盛況”打造直播矩陣,用戶可自主選擇觀看不同地域祭孔現場;“祭孔專題”整合海內外祭孔動態、專家解讀與《論語》共誦內容;“儒學問答”涵蓋祭孔常識與禮樂細節,通過答題領悟儒家思想;“中華文廟”圖文形式介紹重點文廟的建筑特色與祭禮傳統;“《論語》共誦”匯聚多語種誦讀短視頻,搭建全民共創的傳承紐帶。七大欄目形成互補的內容矩陣,推動經典文化在青年群體中“破圈”。
禮樂泱泱,文脈蕩蕩。2025全球“云祭孔”,不僅是一場紀念孔子誕辰的文化儀式,是一次儒家文化深厚底蘊與當代活力的展現,更是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走向世界的生動實踐。2025全球“云祭孔”將以文化為紐帶,連接海內外中華兒女,凝聚起傳承中華文化、推動文明對話的強大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東方的智慧與力量。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也等待著全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共同參與,讓我們共赴一場“和合共生”的文明之約。
【編輯:】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