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現在的經濟情況
中共十一屇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政策正在貫徹實施,使我們的國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十幾年來,我們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正在向“小康”邁進。我們的國家要保持年增長率10%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要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到本世紀末,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的飛躍。從深圳到我們開會的珠海,從珠海到全國各地,到處都在建設。爲了舉辦“孔子文化節”我剛剛從內陸的四川回來,親眼看到閉塞的天府之國各地都在建設。處處欣欣向榮。這充分說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已進入歷史發展的新階段。我深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必然獲得現代化建設的成功。我們團結一致,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這條正確的道路,將來中國一定會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成爲最強盛的國家之一。
先育德 后育才
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是現代建設的根本大計。要使祖國繁榮富強,真正走向現代化,就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就必須要有大批的專門人才和億萬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大軍;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爲現代化建設服務。我認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應以德育爲主,以才爲輔。建設現代化從戰略上看,道德教育至關重要。寧可有德而無才,不可有才而無德。因爲有才無德,越是才大越足以濟其奸。如歷史上的秦檜、石敬塘、汪精衛之流。當今利用高科技(如計算機技術等)犯罪者,也不乏其人。兩年前開封市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被盜一案,罪犯就是利用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做案的。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不以德育教育爲先,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能爲祖國服務的,是不能爲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更不可能爲人民服務。
有教無類的開始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偉大人物,是一個開始平民教育的宗師,稱之爲萬世師表這一榮銜非常恰當,孔子在世的年代是公元前551-479年,當時的社會,是奴隸主貴族快將沒落到底,人民開始從奴隸制的束縛中進入更爲自由的社會,孔子當時正爲人民的痛苦而奔走,便與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組成一個教育團體去進行平民教育,他的一生完全融注到人民大衆的痛苦中去,所以后世人民稱他爲圣人、至圣先師,他以有教無類的精神去進行各階層教育。
所收學生 老幼尊卑 貧富貴賤
他開私人講學之風,創平民教育之始。孔子注重以身作則,人格感召,而有教無類。所以孔門弟子“老少咸在(顏路比孔子大廿六歲,曾子比孔子少四十六歲)、貧富不分(顔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孟懿子是魯國貴族,生活富裕)、貴賤俱收(司馬牛是宋國的貴族,仲弓則出身寒微)、賢愚并蓄(顔淵聰慧,高柴愚直,曾子魯鈍,子路粗獷)”。孔子采取“因材施教”,并以德育爲本,德育爲先。他的教育宗旨、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可作萬世楷模。所以后世人尊稱孔子爲“萬世師表”。老幼尊卑,貧富貴賤。都是他的學生。
《禮運大同篇》最適合中國國情
孔子最基本的政治理想是《禮運大同篇》,我相信最符合中國的國情,亦符合鄧小平先生所倡導的中國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個國家最根本的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思想信仰,如拋棄了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思想信仰,我們中國人還有甚麼民族自尊心。所以,我們一定要宣揚有民族特色的孔夫子信仰和他的仁義道德,樹立中華民族的尊嚴。
《禮 運 大同 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在二千五百余年已提倡“選賢與能”,孔子是全世界提倡民主選舉的首創者,不贊成“任人爲親”。
有些人批評孔子理論沒有民主,應當否定了。亦有些人批評孔子是事君的,下述是孔子向統治者發出的言論。
孔子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識
若不行仁政的統治者,“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以德行仁者王,以力行仁者霸”,“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孔子過泰山側,發出“苛政猛于虎也”的感嘆。“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上述只舉其中一小部份,孔子是事君乎?
其他國家可以利用儒學和孔子的思想學說來進行現代化建設,爲什麼我們不能取其精華,用于祖國的兩個文明建設呢?孔子雖然具有世界性,但畢竟只有中國才有孔子,我們一定會比任何國家對他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刻,對其理論運用得更好。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研究的物件和依靠力量始終是人。人性、人德不立,一切無從說起。要成爲現代化的國家,既需要進行物質文明的建設,更需要進行精神文明的建設。目前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一個嚴峻的問題是人們爲物欲所蔽,失掉了人的本性。只重視科學的物質價值,而忽略道德精神的價值。一些地區、一些省市出現了貪污受賄、假公濟私、見利忘義等十分嚴重的腐敗現象。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學說中,對公私之分,義利之辨早已燦然明備。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中,孔子的倫理思想有很多寶貴而可借鑒的精神財富。如講求信義、忠于職守、尊老愛幼、重義輕利、見義勇爲、推己及人、嚴己寬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我認爲,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必須發展教育,借以提高民族素質。
之二
本國現應立即在小中大學推行孔子的德育,以解決工商業發展和生活日趨富裕而道德趕不上的問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克己復禮”的名言,如能深入民間,幾十年之后,本國的人民一定會減少各種罪惡、紛爭、訴訟等等,成功地培育下一代的品德。
之三
但科技是純知,在人爲物役的世界中,儒家所強調的人性教育,有其調節制衡的作用。即此人皆有不忍之心,升華爲仁學。只有由自愛而愛人,進而擴充爲一種民胞物與的責任感,才能更好地運用科學。《論語》中孔子以仁智并舉,已提示我們仁以成人,智以成物。在現代說來,即人性與物性平衡,道德與科學并重。曾子以忠恕爲孔子一貫之道,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現代化的建設者們人人明白了個人在群體中所應守的崗位和應盡的義務,人人知道自己在歷史上的使命,這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何等重要。
用孔子文化思想信仰作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孔子的形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炎黃子孫團結的象征,是一種無可倫比的民族凝聚力。面對當前港澳臺的回歸,我國政府應該用孔子的思想文化和信仰做一個軸心去凝聚港澳臺同胞及團結全世界的華人,2000年后的下一世紀,中華民族在地球上會是一個最強大民族,這亦是符合鄧小平先生真正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孫中山先生最尊敬孔子
這次選擇開會的地方,鄰近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縣。回顧孫中山先生,亦有很多與李光耀先生相似的地方,年青時亦受西化教育,他領導中國革命,自始至終,從未將西方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帶回祖國,反之,要以儒道思想做他的政治主干,在中國很多重要地方都有他題寫的“天下爲公”的孔子名言,由此可以證明孫中山先生對孔子的尊重到何等程度。
國家近況最需要孔子的思想影響力
我認爲古今中外的哲學和宗教,真正能對準人來說話的只有孔子。所謂“以人治人”,諸如以禮讓息斗爭,以勤儉救奢逸,以理解化暴戾,以廉恥止貪婪,以正義止邪惡,以愛家推及愛國;發奮向上,自強不息,博學而篤行……。把四書五經加以精選并使之通俗易懂,納入中小學教材之中,全國各地一些公園以“孔子公園”命名,人們在此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寓教于樂,借以潛移默化逐步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美國也是尊孔的
其實美國的旅游圣地大峽谷都有“孔子山”及“孟子山”的命名,外國人都紀念孔孟圣人,我們身爲中國人是引以爲榮的,我們應快些去找尋那些名山大川及公園,并以圣人之名命名,名垂千古。
總之孔子所提出的德目,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最好的理論依據,它嶄新而豐富多彩。所以要建設現代化,就必須提倡孔子之道。因爲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孔子的學說歷萬古而常新,他的哲理是人類文明的方向。
以上是本人的愚見,請大會主辦單位及在座的各位賢達向國家有關部門轉告,以供參考,實乃小弟之所盼望也。并祝蒞臨各位
身心康泰,事業成功!